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
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、综合性的法律,分为总则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、医疗卫生机构、医疗卫生人员、药品供应保障、健康促进、资金保障、监督管理、法律责任、附则,共十章110条。
该法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、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、药品供应保障、健康促进、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,凸显“保基本、强基层、促健康”理念,人民的健康权利从此有了立法保障。
1.“公益性”原则意义重大
这部法律明确了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多项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,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、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、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体系、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等。
明确了我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为人民健康服务和公益性原则。
2.“强基层”方针上升为法律
“以基层为重点”是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总方针的一项。
国家合理规划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,以基层为重点,采取多种措施优先支持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,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
3.人民健康优先发展
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及其制定过程。
首次以立法形式设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,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。
4.强调“大健康”理念
设立“健康促进”专章,提出个人、政府、社会的健康防病责任。
国民健康教育制度提上日程,包括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、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发布制度等。
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作为权利人而言,每一个人都需要自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,对自身健康负责。
想要了解更多“基本法”知识?赶快点击下面的相关文章吧!
重磅!我国首部卫生健康“基本法”6月1日开始施行!一图解读新法亮点
转自:陕西百姓健康
来源: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法规处